《精益商业思维》读书总结

总结:

  • 什么是精益思维 精益思维是连接第一性原理和以终为始的「过程」和「术」,本质就是最小化成本、快速试错。
  • 如何精益 以常识为基础,需求探索、用户验证(MVP)、推广。

书摘

基本常识

什么叫基本商业常识?

  • 就是要做一件事情,先在小规模、小范围内把这个商业模式验证好,再继续扩张,也就是先追求效益、后追求规模,这就是精益,也是常识
  • 做任何一门生意,被需要绝对是第一重要的。

什么叫真正的刚需?

  • 其实就是三点:极大提升效率、极大降低成本和极大提升用户体验。
  • 如果你每一点都能挨上边但都不是“极大”,例如降低10%的成本,同时提升15%的效率,这就有点尴尬了,大概率的结果是为行业老大打工。(没有形成护城河)

从事投资工作,问创业者最核心的5个问题

  • 第一个就是项目产品是否为刚需
  • 第二个是市场容量和市场发展趋势,也就是你做的这件事天花板有多高
  • 第三个问题是商业模式,也就是怎么赚钱
  • 第四个问题是,为什么是你做,而不是别人做(团队和人的品性)
  • 第五个问题是护城河在哪里,也就是竞争壁垒在哪里。

护城河通常有几类:

  • 第一类是网络效应,用的人越多越有价值
  • 第二是锁定效应,用习惯了有切换成本
  • 第三是技术领先,创新能力
  • 第四是规模效益,重成本投入

如果只是商业模式的创新,先发优势会很短暂,如何通过先发优势建立护城河也重要。

创业中常见的坑

  • 问题找错,非刚需
  • 解决方案做错:XY 问题
  • 闭门造车,即不跟用户接触,闷头自己做,一做就是半年或者一年,期望结果一出来就能给全世界一个惊喜,最后才发现做出来的东西没人要。
  • 过早优化,即核心需求还没有经过检验就开始做其他的优化。
  • 过早扩张,即在核心需求还没有得到验证的时候就扩张,就开始考虑规模化。

跟刚需并列的还有一个参数叫高频,刚需和高频这两个参数把生意分为了四个象限。

  • 刚需且高频。如果你踩中了一个刚需且高频的生意,那么首先恭喜你,因为这样的领域并不多,就像在我们手机里首屏的App其实就那几个。但是也别高兴得太早,因为所有刚需且高频的东西一定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。比如餐饮、外卖
  • 刚需但不高频。既然没有成为入口的潜力,那就必须要每一单都有足够的利润,说白了就是老实做生意,同时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品牌,让大家口口相传,一单带一单。如婚庆、房产
  • 高频但不刚需。个性化和差异化,咖啡、健身、电影。
  • 如果某项生意既非刚需也不高频,那就不用做(普通人不要轻易尝试)。如奢侈品?

精益方法

需求探索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验证想法的过程。其核心是六件事:①找痛点;②用常识判断是不是痛点;③头脑风暴;④找到核心用户;⑤核心用户访谈;⑥总结

  • 用常识来排除90%的风险:在创业过程中,常识永远都很重要。因为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风险,都用MVP去实际验证一遍。可能十个问题里面有九个问题,你是通过常识去判断真伪的,只有一个风险难以确定,才去做了MVP。
  • 头脑风暴时,当领导就要多听少说。如果你先说,别人就只能顺着你说
  • 用户访谈时的三要和三不要(核心是让用户自由、真实的表达)。首先,找到核心用户之后,一定要面对面地访谈,而不要通过电话或在微信里沟通。其次,用户访谈一定要保持开放式的讨论,千万不要让用户去做选择题,这一点极其重要。最后,用户访谈绝不要搞小组讨论,而是要一对一地进行
  • 要用户导向,永远不能纯技术导向。因为技术是手段,不是目的,商业的目的是满足用户/客户的需求。

设计MVP的四个关键步骤

  • 第一步,找出最需要验证的一个问题,记住:每次只验证一个问题,而不是两个或多个。那其他问题怎么办?用常识来判断。
  • 第二步,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一个最简单、最有效的MVP,推给核心用户去体验
  • 第三步,做数据收集,亲自体验,然后再次访谈
  • 第四步,也是用户验证的最后一步,就是验证假设。
收集信息:善用数据分析,但别迷信数据。数据只是辅助,绝不能代替亲身体验

验证结果一般分为三类:

  • 第一类很好(持续迭代)
  • 第二类处在中间状态。也就是用户有需求,但是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,通常的做法是逐步去改进产品,只要项目的大方向是对的,同样有机会走到下一阶段。
  • 第三类是不好,改了多次也难以到达,就需要做出一些转型。大多数企业,对转型都是比较抗拒的,包含成功失败边界模糊、沉没和机会成本、团队士气和感情因素。越是这样越需要敏捷和 MVP 验证。

企业转型的七种方案:精减型,做小而美;扩充型,做全套;To C转To B;自营转平台;技术方案转型 等。 根本还是找到关键问题和原因。

警惕精益的局限性

  • 不可能为每一个要验证的东西都去做MVP。因为时间成本太高,所以只会选择风险最大、最需要验证的部分去做MVP,其他的就用常识进行判断和筛选。
  • 产品的实体性越强,开发中的精益性就越少。(硬件行业的周期性、供应链,不能像互联网这样试错)
  • 在某些时候,向用户寻求建议的价值不大,越具有颠覆性、越是划时代的产品往往更是如此。
  • 精益还会带来一个副作用,那就是“习惯性放弃”。精益会让创业者产生一个误区,认为失败很普遍,转型很正常,因此过早地放弃自己在做的事情。(精益不能忘了终极目标)

如何推广

  • 如何能够保证业务持续增长呢?很简单,做到新客户的增长数量大于老客户的流失数量,业务就会持续增长。
  • 对于做游戏运营的公司,只要确定一点:用户的LTV(用户的价值贡献)能够大于获取新用户的成本,也就是获客成本低于用户的贡献,业务就是可持续的。
  • 所有带社交属性的产品,病毒式营销都会是个大杀器,要想方设法去制定病毒式推广的方案。ToC 产品尤为重要。
  • 工具就是需要特定和明确场景驱动的产品。按需使用,用完即走。

如何创新:组建精英敢死队,创新业务要独立运作

  • 敢死队的第一个特点是自愿原则。不是强行把几名员工拉进来给他
  • 敢死队的第二个特点是风险透明化
  • 只要精英,不要菜鸟(在大企业不太成立,精英都要用到好刃上,而且还可能打架)
  • 要保持小规模(3~5人做不好的一个项目,30~50个人同样也做不好)
鼓励内部竞争,做好团队激励。创新是勇敢者的游戏,本来成功率就很低,更要鼓励大家去冒险、去参与,如果失败了要进行惩罚,以后就没有人愿意参与了。

创新业务分类与组织的关系(有时候并非泾渭分明)

  • 帮助主营业务建立护城河的创新业务,内部去做,不遗余力地投入。
  • 主营业务帮创新业务,放到外部组织去做。资源输出型,通常不是公司主赛道,很可能和母公司基因不符。战略上不重视,战术上一定不会有惊喜。体制内创新很难获得好的激励。还可能被摘桃。
  • 主营业务帮不了创新业务、创新业务也帮不了主营业务。属于个案,和老板的个人风格关系较大。企业内部创新一定要符合公司整体战略。

保持创新的核心是把企业做小。不仅有助于新业务的发展,其实对母公司的价值更大,因为这样能让母公司保持聚焦,保持对核心战略的敏锐度,同时降低管理成本。

精益为术,大势为道

那么在商业中什么是“道”?道就是大势,简单一点讲,是能不能很好地利用红利。如果大势对了,做什么都事半功倍;如果大势错了,做什么都很困难。做企业如此,做投资如此,人生也是如此。

下一波大势是什么,人工智能。

  • 移动互联网不是,流量红利(人口和手机普及)结束了
  • 互联网+也不是。互联网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和连接,这对于供需关系比较平衡的实体行业有很大价值(供小于求需要通过信息提升效率,但未被发掘的行业应该比较少了,供大于求先发还是有优势但难有红利)
  • 只有通过人工智能才能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。(三个极大,极大效率、极低成本、极高体验)

人工智能领域的主战场在应用领域

  • 关键性应用(模型和基础设施),项目价值通常很高,研发周期特别长,需要持续的融资能力,起码要有非常好的简历和背景。是大公司的赛道。
  • “非关键性应用”不追求高大上,简单、实用、性价比高更重要,这样的项目通常比拼综合实力。包括:对行业的洞察理解,产品和工程化能力,成本控制,供应链能力,营销能力。
  • 技术提供商如果不直接面向用户/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,就非常容易被上下游碾压

精益是手段,创新才是目的。如果不能形成垄断就赚辛苦钱,除非蓝海市场、先发优势。

回顾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,为什么大多以模式创新为主?核心原因有两点:第一是流量红利,第二是资本红利(热钱流向短期投资回报快的)。随着人口和流量红利消失,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被削弱了。第二,在国内有很多行业的核心问题是生产效率,如何提高生产效率?只有靠技术创新。